01
密封胶“起鼓”是怎样发生的?
作者单位: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
建筑接缝密封胶应用过程中,施胶当天或施胶数天内,胶缝表面出现的变形突起现象,可能是“起鼓”,也可能是“起泡”,二者的外观表现极为相似,导致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却并不相同,相应的解决措施也不相同。
“起鼓”还是“起泡”?
“起鼓”现象
密封胶固化速度较慢时,可能出现表面已经固化、内部还没有完全固化。此时,如果胶缝发生较大的宽窄变化,胶缝的表面就会受到影响,出现不平整现象,有时是整条胶缝中间隆起,有时是连续的鼓包,有时是扭曲的变形,统称为“起鼓”。
“起泡”现象
密封胶裹入了气体,在其表面或内部形成空腔,统称为“起泡”。
02
“起鼓”是怎样发生的?
密封胶固化速度
建筑接缝密封胶按位移能力不同可分为7.5级、12.5级、20级、25级、35级、50级、100/50级。级别越高,则密封胶的弹性越好,其承受接缝位移形变的能力越强。
但是,密封胶必须充分固化后,才能具有上述的位移能力,其固化过程中承受接缝变形的能力仅为固化后其位移能力的20%~30%。
固化速度越快,密封胶固化期间承受接缝变形的能力越强;密封胶固化速度缓慢,同时接缝发生较大的位移变形,则容易出现胶缝“起鼓”。
固化速度除与环境因素有关外,主要由密封胶本身的配方特性决定。根据密封胶种类、催化体系活性可以大致判断、选择固化速度相对较快的密封胶。
胶缝尺寸
相同位移量条件下,胶缝越窄,接缝变化率越大,胶缝承受的变位也越大。在密封胶固化过程中,其变位承受能力较差,变位越大,越容易出现胶缝“起鼓”。
面板材料
热位移是导致接缝尺寸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,其计算公式为:热位移=热膨胀系数×温度变化×材料尺寸。热膨胀系数越高、温差越大、材料尺寸越大,则热位移作用越显著,引起的接缝变位越大,出现胶缝“起鼓”的几率也越高。
常见面板材料中,铝合金等金属类面板材料、聚碳酸酯板等塑料类面板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远高于其他材料,在工程应用中更容易出现“起鼓”。实际工程中,如选用这些材料,板块尺寸不宜过大,面板材料的颜色也尽量选用浅色。
施工环境
目前,建筑接缝多采用单组分、室温湿气固化体系的密封胶,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其固化速度均有一定影响。一般来讲,温度、湿度越高,固化反应速度越快;温度、湿度较低时,固化反应速度较慢,容易出现胶缝“起鼓”现象。
良好的施工条件为:环境温度15~40 ℃,相对湿度大于50%。
根据经验,“起鼓”现象一般比较容易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春季和秋季,这是因为:我国北方地区(如西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北京、河北、东北、内蒙等地)的春季和秋季,空气相对湿度较低,有时甚至长期徘徊在30%左右;上述地区在春秋季节早晚温差大,白天温度可能在20 ℃左右(这时如果天气晴好,被太阳照射的铝板温度可达60~70 ℃),而夜晚的温度却只有几摄氏度。
其他因素
施工不规范、施工质量管控不到位、板块安装偏差大、胶缝过窄或板块松动(施胶后板块易受外力引发较大位移运动)、使用的泡沫棒过宽(施工时泡沫棒压入变形)等也会导致胶缝“起鼓”。
﹀
来,请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
﹀
﹀
责任编辑/夏 琴 执行主编/丁春花
声明:
任何报刊、网站、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在未征得本社同意的前提下,不得对本号原创作品进行转载、摘编。如需转载、摘编,需征得本社同意,并向本社支付稿酬(个人微信进行转发,分享,不受约束)。本着及时传播的目的,本号会对部分精选文章进行转载。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或无法联系到原作者,敬请谅解,同时请原作者在文章推送两周内与本号取得联系,本号将按相关规定支付稿酬。
近期活动:
第二届“高分子防水卷材产业发展研讨会”即将于9月25—27日在苏举办(点击文字,即可在线报名)
推荐阅读:
防水标准掌上随手查,你收藏好了吗?
【案例】让英美网友炸开锅的中国大桥,防水原来这么做
【探讨】陡坡沥青瓦屋面怎样防冰坝?
【参考】聚脲原来有这么一段过去
【探讨】硅酮胶的耐久性一定比聚氨酯胶好?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